5月21日,“五彩·幸福课程”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兴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委员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小学教育科、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中心联合主办,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二分校承办。本次专题研讨会分为大会交流和课程教学展示两部分。主会场由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永庆主持。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副镇长彭兰兰为大会致辞。她表示,五一小学入驻榆垡以来,始终在探索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启动了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关注推进学科课程的联系和融合,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以课程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切实为榆垡百姓打造了两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她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级领导、专家对两校课程建设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两校发展前景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二分校执行校长谭中玲以《构建五彩课程 奠基幸福人生》为主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报告分析了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详细介绍了学校从“物理式”课程到“化学式”课程的建设实践,再到“生物式”课程体系的探索路径;从跨学科课程、教师及资源的角度,提出学校未来课程建设的思考。她表示,“教育的过程是推动人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实践。”
专家论坛环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物理式”“化学式”“生物式”的探索路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思考与实践从教育学的角度是非常超前的,是遵循课程改革方向的新尝试,值得大家学习和探讨。杨志成并就课程体系建设本质、逻辑、结构等问题对与会者进行了引领。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实践学习教育专家陶礼光教授对学校“五彩•幸福课程体系”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学校的课程体系由“五育”并举、上升到“五育”融合,并走向“五育”共生,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贡献了智慧,值得各校学习、参照。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张晓伟认为,学校课程建设体现了有信念的教育,“五彩·幸福课程”非常有价值,并表示愿意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资源。
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二分校在课程建设中依托永定河地区资源,研发《绿色生态课程》,注重根植环保理念,开展生态教育。经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委员会批准,特授予两所学校“全国绿色学校”称号。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张晓伟为两校颁发证书。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美育发展专项基金王长胜主任特向两校捐赠“太空种子”这份珍贵的礼物,少先队员代表李汉林、殷奕涵接受捐赠。这份礼物,与五一小学教育集团的“种子文化”心心相印,更显得弥足珍贵,它饱含着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厚爱与殷切希望,寄托着孩子们的多彩梦想,预示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有梦想、有奋斗,成就一切美好!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雪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2024年是北京市课程建设年,五一小学大兴两所分校和首都教育发展同频共振,构建课程体系,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了先行的探索。
在分会场,岳健秋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一封电报、一副挽联、一首念词、一箱遗物拉近孩子们与毛主席的距离,通过语、动、心、神的描写体会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祁悦老师执教的是《中华黎明》角色演绎戏剧课程,孩子们通过修改剧本和角色演绎,能够感受、提炼和表演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进一步感悟英雄人物的形象。
大兴区进修学校课程中心闫媛媛老师对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师生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对语文学科通过拓展性资料的品读、融入戏剧演绎、剧本创编、舞台设计、道具制作等多种元素实现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的效果给予了赞扬。
孙宁、殷素英两位老师则呈现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乐享公共生活》展示课。她们以“安全”为核心,通过学科融合、主题研究等途径,分层次、分阶段把安全教育寓于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传播安全理念。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张玉兰在点评中肯定了“小黄帽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能够在“道法”学科及“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规则意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
宁海宇和李贺老师带来的《Jobs around us》《职业规划》展示课,通过了解职业,分析个人优势与职业梦想的关联,组织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走进梦想职业,了解职业世界、明确职业方向,并为实现梦想付诸实践。
大兴区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永庆对学校进行关于小学生职业梦想课程探索的有益尝试给予肯定,对两课呈现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素养和主题,关注课堂属性和结构框架,深化课堂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引领。
赵建国、王嘉琦老师的《西瓜包装箱设计》《大兴的母亲河——永定河》,将学科与特色课程相融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度思维,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通过实践性项目式学习,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围绕永定河河流、动植物特点以及特产等开展探究,提出合理建议,树立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陶礼光教授表示,这两堂课通过自身实践、合作探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实践与思维碰撞中对多学科知识进行了拓展、应用和创新。
康丹、刘洁老师带来《农田管理——作物搭架的秘密》《科技农耕——土壤的秘密》,运用科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与农业实践相结合,探索解决“农植”秘密,在动手动脑、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秘书长柏东河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两节课充分发挥了实践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今后,大兴各校将继续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释放大兴教育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教育强区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thoed.com/news-223417.html“五彩·幸福课程”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