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文称,部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付费,微短剧总在“卡点”“爽点”剧情上设置收费点,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冲动决策的不理性消费心理。
少则一二十元,多则超百元。
甚至也有一些商家则将微短剧“自动续费”设置成系统默认“自动解锁下一集”选项,即便有提示字体也很小,常常被消费者忽略,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连续扣费,限制消费者选择权。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也可能对市场的长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需要“真实、全面”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并且要求经营者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实现,不能人为给消费者全面了解信息设置过高的成本和障碍。
此外,针对定价方式公示、自动展期和续费的限制条件、格式条款的规范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信息披露、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细致规定。
对微短剧平台而言,只有遵守相关规定,尊重用户的需求和感受,才能赢得市场的回报,否则一味的玩套路只会套住他们脚下的路;对消费者而言,在付费时要仔细查看付费条款,提高警惕。
此外,遇到乱收费、重复扣费、误导消费等现象,要及时向平台或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投诉,保护自身的权益。
尊重原创作者劳动成果,为其付费无可厚非,但应建立在公开透明的付费机制上,让每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实实在在选择。
本文链接:http://www.thoed.com/news-222930.html人民网评微短剧一到爽点就收费:把选择权还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