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高中生也要卷AI顶会了,真是计算机从娃娃抓起?
NeurIPS正式面向高中生征集论文,消息一出,网友们立刻炸了锅,反应be like:???。
正式公告已经发布,具体来说是征集“机器学习的社会影响”方向论文。
-入选的优秀论文可以在NeurIPS主页展示
-多5个获奖项目的作者将受邀参加在温哥华举行的NeurIPS大会
-还特别提到欢迎作者使用大模型作为研究工具
就,emmm……
一夜之间,引起学术圈各大社区广泛争议。
反对者比较集中的一个观点在于,这样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样会进一步导致低质量论文泛滥:为了发表而写论文正在取代正经研究。
甚至有UCSD计算机科学教授透露,已经被海量申请暑期实习的高中生邮件淹没了。
当然,这种时候总少不了用玩梗来讽刺的网友。
也有熟悉东亚内卷文化的网友指出,我们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代理人战争。
就感觉,和近热传的另外一些事对上了?
可以说是一种不那么讨喜的“梦幻噩梦联动”了。
NeurIPS开设高中赛道
NeurIPS这次尝试是否会向大家担心的那样变成一个“反乌托邦”,还是先来看看公告具体是怎么说的。
每份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完全由高中生作者独立完成的作品。我们希望每份提交的内容都能突出显示出使用机器学习产生积极社会影响或有积极社会影响的潜力。
应用领域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气候变化、教育、卫生保健、流浪汉问题、饥饿、食品安全、精神健康、贫困、水质。
其他格式要求等不重要的先略过,公告中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地方: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在6月27日,距公告发布时还有两个半月时间。
-需要提交高中就读证明,由每位作者所在高中签署、带有学校信头。
-所有补充材料应完全由作者创作,包括视频、Demo演示、海报、网站或源代码。
-审核流程将由匿名审稿人进行,不会向作者提供书面反馈。
对于使用大模型来辅助,会议主办方表示欢迎,但也提出了两个重要标准:
-在论文中充分描述具体使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或过滤、可视化、促进或运行实验或证明定理的工具。
-作者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负责,包括所有文本和图形,须确保所有文本都是正确且原创的。
总得来说,主办方确实考虑到了一些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的因素,并做出限制。
比如必须完全由高中生完成,有网友开玩笑说,想求中学哥中学姐带飞的硕博同学可以死了这条心了。
但实际执行起来会不会走样呢?也有人设想了一些可能性。
CVPR做法更值得借鉴
目前,NeurIPS官方账号发布公告后,还没对质疑做出正式回应。
综合各大社区网友意见来看,除了前面讨论过的担心“家长代练”之外,反对一方还有几个顾虑之处:
首先是对于学术圈来说,垃圾论文会更加泛滥。还有人举出具体的高中生已经发表的低质量论文例子。
其次是对于AI学术会议来说,审稿已经不堪重负。
近年来,向AI顶会提交的论文数量不断激增,ChatGPT发布之后更甚,审稿人数量严重不足,也导致评审意见质量下降。
以至于有人提出,与其让高中生投论文,还不如让高中生参与审稿,评审意见质量都不一定比现在的差……
另外,对于参加项目的高中生来说,也是一种额外的竞争压力。
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过于功利化,过度追求发表论文而忽视全面发展。
不过支持的一方也有人在。
比如一位Databricks研究科学家就志愿参与高中赛道的审稿工作。他认为高中生大的挑战是弄明白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参与学术研究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有网友指出,事实上过去也确实已经有一些高中生向NeurIPS、CVPR等顶会投稿了。
现在的问题是,为他们单独开设一个赛道会更好吗?
后,同样作为AI顶会,CVPR也在积极接触和影响高中生,他们的做法就是好评更多了,更值得借鉴。
总之,点赞高的中立意见认为,NeurIPS难以兼顾顶尖学术会议和迎合高中生项目。此举太过激进,没有考虑周全可能产生的后果。
保守一些,应该先从鼓励本科生,或者让高中生先从参加workshop开始。
对于NeurIPS开设高中赛道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参考链接:
[1]https://neurips.cc/Conferences/2024/CallforHighSchoolProjects
[2]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1c1zesl/news_neurips_2024_adds_a_new_paper_track_for_high/
[3]https://x.com/thegautamkamath/status/1778580754785550819
[4]https://x.com/NeurIPSConf/status/1778767375791239442
本文链接:http://www.thoed.com/news-128498.htmlNeurIPS开辟高中赛道引爆争议!网友:代理人战争要开始了